网上展厅
    网上展厅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展厅 >> 正文
      音乐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部分)
      2021-05-16 10:42 作者: 编辑:ysxadmin11    (点击: )

      【前言】 红色经典音乐、美术与中国革命前进的脚步结伴而行,是一百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中引领时代、带动社会进步思想与意识的最先进文化,在作用于时代与社会的同时,也成为一种记录时代的符号。深入挖掘红色经典音乐、美术史料,感受经典音乐、美术的百年巡礼和红色思想伟力,对于回顾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深入推进特色艺术思政课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将艺术系音乐学教研室主任郭洪涛、美术学教研室主任刘红红整理的音乐美术经典图文资料呈现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回顾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肩负起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历史使命!

      《五四运动》 (油画) 周令钊

      1919年5月4日,因不满北洋政府在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数千学生云集天安门前游行示威,打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要求政府做出回应、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场以学生为先导的斗争,随后蔓延至全国各地,上海等地工人相继举行罢工,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周令钊先生创作的油画《五四运动》呈现的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通过游行示威,要求当时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的情景。画面中,周令钊先生营造出契合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视觉氛围,天安门城楼一角的乌云滚滚象征着当时非常阴暗压抑的社会环境以及激荡变幻的时代风云。与此相对,画面上的另外一角则已有蓝天隐现,又象征着一种希望的出现。此外,城墙边正在枯死的树喻示着已经日趋消亡的旧事物,而新生的枝芽和郁郁葱葱的其他树木则表达出一种新生命的觉醒和革新力量的孕育。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是当年青年们身上闪耀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新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过精神传承的接力棒朝气蓬勃地向着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继续扬帆前行。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何红舟 黄发祥

      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由何红舟、黄发祥两位作者于2009年共同创作,作品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登船启航的这一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张国焘、李达等13位一大代表正在登船。在画面中,毛泽东处于构图的中心,身着蓝色长衫,肩挎包袱,正站在船头回首眺望,显得意气风发。这种安排和描绘使他成为人物组群的视觉焦点。压顶的乌云意味着山雨欲来,也暗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而远处东方的曙光,又与游船上的中共一大代表们融为一体,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黑暗与光亮,乌云的压迫力与代表们的坚强意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了革命的艰难和党的创建者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这是1964年一大代表董必武重回嘉兴南湖时留下的诗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贫农的儿子》(油画) 蔡亮

      蔡亮深入到陕北农民当中,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过去苦难的生活和积极参加革命的史事所感动,并萌动了要表现这种感觉的强烈愿望。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和革命历史画。此画描绘了在荒野茫茫的崎岖山路上,两个历尽辛苦,长途跋涉的少年终于赶上红军队伍并要求参军的情景。画家以略微仰视的构图,重点刻画了两个背负着简而又简的行囊、衣衫褴褛的农家子弟的背影,尽管含蓄了两个孩子的面部表情,但孩子坚定而有力的双脚,仰头向“首长”极力请求的姿态,已经体现了两个贫农的儿子要求参加革命的迫切心情和他们倔犟执着的性格。他们看得出那位长者的“首长”身份,然而却不知道他就是毛泽东的戏剧性情节,赋予了这一严肃题材以令人感到轻松和亲切的气氛,此画之妙亦在于此。作品以浓重的青灰色调统一了全画,并把我们带入了那段峥嵘岁月。

      《攻占总统府》(油画) 陈逸飞 魏景山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长江上发起渡江战役。三路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扑南京,一举攻占国民党老巢南京“总统府”。1977年画家陈逸飞、魏景山根据历史事件创作了油画作品《攻占总统府》,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

      画作以全景式的构图展现出一个宏大的场面,总统府门楼上的三层石阶与旗杆形成了倒置的“T”字形结构,笔直的旗杆直冲云霄,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画中的群体人物采用了三角金字塔式的稳定构图,构图的视平线定得很高,为观者提供了一个鸟瞰山河、纵观历史的超越视角。空中飘扬的红旗鲜艳夺目,垂落在石阶上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则破落暗淡——这一组视觉对照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戏剧性。前景门楼上光线充足,像一个刚刚拉开帷幕的舞台;背景则是浓烟滚滚的南京城,像是蒙上了一层尘埃。通过色调上的鲜明对比,画家描绘出截然相反的新旧两个世界。

      七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南京“总统府”早已成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而南京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南京正以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名城的目标迈进!

      《开镣》(油画)胡一川

      1950年画家胡一川创作了油画《开镣》,表现了解放军营救狱中革命同志的情景。他的这一创作构思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胡一川曾被国民党特务以滋扰社会的罪名抓捕入狱,在狱中,胡一川不仅在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的影响下学习党的革命思想,还仔细观察狱友们的形象,为将来的艺术创作积累素材。

      画作的光源处理,依托的是画面中的油灯,画家用两个区域的光线,表现了光色光影的变化,为打破狭窄的狱中空间,画家选择将牢门向内打开,显现出隔壁的牢房大大拓展了画作的表现空间。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几何图形,如战士身背的斗笠、驳壳枪、被解救者腿上的铁箍、以及绑在镣铐上的铁砣等。让画面呈现出一种朴实而浑厚的力量,而画作视觉中心点处的一副被打开的镣铐体现了作者对解放和自由的向往,是画作的点睛之笔。画面当中的一幅军旗十分抢眼,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正义,是一种胜利,还回答了一个问题——开镣者是谁?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重庆市歌乐山下的渣滓洞集中营也曾留下许多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市政府修缮了渣滓洞集中营旧址,让这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在这片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和信仰培育出的红岩精神,将深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向前。

      《幸福渠》(国画) 刘文西

      1938年至1941年,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受到日军17次轰炸袭击,同时还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为破除困局,解决粮食生产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导当地军民修建了用于灌溉泄洪的第一条人工水渠,水渠修建后解决了当地5个村、一千多亩土地的灌溉问题,为了让子孙后代牢记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功绩,当地百姓决定把这条水渠命名为“幸福渠” 。

      1974年,刘文西在陕西省文化局美术创作组的领导下,组织了一批画家共同创作了国画作品《幸福渠》,创作画作之前,刘文西曾数次走进枣园画了大量的速写和素描,在创作过程中他要求创作组成员对每一个人物的动态乃至一草一木都要在深思熟虑之后方可下笔,经过数月,他们完成了这幅作品。

      整个画面里出现了四五十个人物,刘文西是如何突出画作中的主要人物?画作中一位陕北汉子皮肤黝黑,头扎白毛巾,腰系红腰带,体现出陕北人典型装束和勤劳质朴的特质。欢快的秧歌队伍中,一位小姑娘挥舞着火红的绸缎,后面的男孩敲响了金灿灿的铜锣,队伍后面的人们吹起唢呐,整个画面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幸福渠”通水时锣鼓喧天的喜庆气氛。

      画作中大面积的粉色桃花与远处盛开的白色梨花,让整个画面显得艳丽而不失雅致。画作下方占据重要位置的水渠中,渠水溅起欢快跃动的水花奔涌向前,象征着军民团结一心,庆祝队伍中高举的两面红旗更是体现了延安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今天的延安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常住人口两百多万人的城市,“幸福渠”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它昭示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地道战》 (油画) 罗工柳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守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因地制宜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战斗方式——地道战。当时,面对凶残的敌人,守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在人数上都处于劣势,地道战的发明进可攻、退可守充分弥补了平原作战的缺陷,有效打击了日寇,保护了军民,地道战的成功经验很快走出冀中在华北其他地区进行了推广。

      1951年画家罗工柳根据冀中军民利用地道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创举创作了油画《地道战》,画面场景被设置在晦暗狭小的牛棚里,但画家却充分利用虚实对比、明暗处理等手法,破除了空间限制,反而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观感,在画面的视觉中心,他以中间亮四周暗的舞台追光手法,将手持驳壳枪站立的女民兵突出了出来。画面左上角一位在梯子上观望的战士与下面的人物互动,十分生动,画家还巧妙地运用人物向上、向外的视觉方向以及体态动作拓展了画面的空间。为了表达正义的信念,画家将画面处理为柔和的暖色调天窗投射的光线及身着红衣的女子洋溢着温暖的感觉,展现出光明必胜的坚定意志。狭窄、黑暗的空间与战斗者的饱满身姿形成反差,却构建了视觉上的和谐性。这幅画作将西方油画在写实中求神韵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在写意中求神韵两种特点相结合,创作了具有时代特点和个人色彩的油画艺术语言。

      曾经饱受磨难的冀中平原如今迎来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得以深入贯彻落实,雄安新区步入大规模建设新阶段,京雄城际铁路和雄安高铁站开通运营,让冀中平原拥有了新速度,冀中人民曾在地道战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智慧、合力攻坚的精神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革命理想高于天》(油画) 沈尧伊

      1935年8月,经松潘北上的交通要道已被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部控制,红军失去了有利战机,此时,穿越凶险难行的松潘草地成为红军北上的唯一选择。1975年,画家沈尧伊根据中央红军穿越松潘草地的壮举创作了油画《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幅画作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油画《革命理想高于天》用写实的手法和浪漫的光影对比,绘出一个豪迈而真实的场面:在长征途中休息之时,在熊熊的篝火旁,毛主席被士兵团团围绕在人群中央,进行热情洋溢的演讲,所有士兵侧耳倾听。在毛主席的带动下,士兵们露出喜悦的神色。周恩来坐在毛主席的左手边,右手拿着一根树枝拨动篝火,注视着毛主席。此画运用鲜明的光线对比,长征途中的湿寒荒凉和篝火下士兵们火热的革命豪情形成鲜明对比。人物之间以多个三角为处理方法,给人以一种稳重、坚定的视觉感受,也体现革命战士的坚定。画面主次分明,情节简单,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歌颂了革命豪情。

      《转战陕北》(国画) 石鲁

      《转战陕北》一直被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一号大厅,被称为国博的镇馆之宝。这幅画是以大景山水为主的革命历史画,是1959年石鲁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作。画面表达的是中共中央自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离开陕北,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和毛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西北战争艰难战略决断,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安塞的王家湾指挥人民解放战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重点进攻的场景。

      画面中大面积的崇山峻岭,气势磅礴,毛主席置于巍峨的群山之中,形体虽小,但形神兼备,十分突出,真实地再现了毛主席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指挥若定的泰然气派和伟人的风采。山石的章法、皴法、色彩均围绕实现主题而推陈出新,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画。

      《转战陕北》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完全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区别,这就是石鲁所谓的“人亦山水,山水即人”理念的诠释。在这个画面中,人物占的比例很小,他把山当做人来画,虽然是山水画,表现的却是人。而这个纪念碑式的惊人构图,显示出无穷的力量,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至今仍是美术界研究和品味的不朽之作。

      《八女投江》(国画) 王盛烈

      1938年10月,为了对抗日军扫荡,东北抗日联军第四、五军进行转移。第五军一师在宿营时被特务发现,遭日军司令率日伪军部队袭击。为了保护大部队撤离,八位女战士与日军血战,被逼到乌斯浑河畔。面对绝境,她们手挽着手,高唱《国际歌》,踏进冰冷刺骨的河水,集体殉国……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只有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江水淹没了八位女战士年轻的生命,但她们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感天动地。

      1957年,为了纪念八女投江的壮烈事迹,画家王盛烈创作了国画《八女投江》。在画作右侧五人中,占领制高点的女战士正是冷云。面对着追击的敌人,她毫不畏惧,同时还托着一个受伤的女战士。虽然作品中的礁石、山体、江水占据了画面大部分比例,但人物依然是视线的中心,人物处于苍茫天地与山石之间,营造出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画中人物分成两组,右边五人所形成的三角构图中,位于最顶端的冷云与左边江水中最前方的女战士以及画面最右边的女战士一起又形成一个三角构图,凸显出画面人物结构的稳定感和崇高感。在单独人物的塑造上,王盛烈借鉴了西洋画法,人物线条厚重有力,有很强的雕塑感,但是画面的整体风格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画的写意特质。

      1982年,在八烈士殉难的乌斯浑河畔,当地人民修建了“八女投江”纪念碑,后又在此基础上修建了纪念馆。如今,乌斯浑河流域的牡丹江市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支点,成为中国对俄沿边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这里的人民将永远继承先烈精神,牢记历史使命,建设美好家园!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詹建俊

      1941年9月25日,日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在冀西狼牙山地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人为掩护全连转移,主动把日伪军吸引到自己身边,一步步退至悬崖据险抵抗,于弹尽粮绝之际毅然砸枪跳崖。葛振林、宋学义负伤被救,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1959年詹建俊先生创作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画作描绘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顽强战斗,直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毅然砸枪跳崖的英勇场面。画作中共产党员、班长马宝玉在最前面,呈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意志,副班长在最高处强调一种不可征服的气概,其他三位战士突出表现了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组合起来构成了整幅画作彰显的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中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熠熠闪光,中国共产党一贯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为战火纷飞年代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体现为和平建设时期的“敢教日月换新天”、体现为复兴路上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

      董希文《开国大典》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盛大庆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时任中国领导人,11位入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作品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开国大典》被载入中国艺术史,并不仅仅因为其主题的宏大,还因为其艺术上的突破。《开国大典》采用了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手法,艺术处理很大胆。要知道,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写实传统占据上风的当时,要将表现和现实融合,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