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探访岚县非遗文化 感悟民间艺术魅力——吕梁学院艺术系一行调研考察岚县面塑和八音会
      2023-03-25 20:30 作者: 编辑:刘红红    (点击: )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吕梁民俗文化研究保护,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提升,2023年3月23日,吕梁学院艺术系一行18人对岚县面塑和八音会进行了调研考察。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李忠浩、吕梁歌舞剧院原院长白林牛、山西宫家班吹打传承人宫育红,以及吕梁学院发展规划处、校团委、信息中心等相关负责同志一同调研。

       

      岚县面塑历史悠久、文脉深远,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以德孝文化为主旨形成了祈福、载道和展陈三大门类,寄托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以来的朴素理想,弘扬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岚县通过手工作坊与乡村扶贫产业相结合,形成全国唯一一个集非遗传承示范、文化旅游体验、特色产业带动,集研发、推广、销售为一体的“非遗文化产业集群”。岚县面塑作品造型简洁,浑厚中凸显粗犷,朴实典雅里透着精巧艳丽。外形上一般是整洁、概括,内涵饱满丰富,既有几何直线形式,又有饱含秦汉遗风的纹样。所塑人物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着重夸大头部比例,刻画四肢的灵活,使人感到神似形美。飞禽类则夸张地表现其尾部动感,夸大嘴部、腿部,使其具有拟人的效果,与观赏者在感情上产生强烈共鸣。

      岚县面塑作品中,有象征六畜兴旺的猪、牛、羊、马、兔、狗等,有象征喜庆吉祥的狮子、老虎、龙、凤、蛇盘兔等,有象征婚喜长寿的花馍、寿桃、鱼、爬孩孩、罗汉汉等,有再现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的“观音像”“财神爷”“老寿星儿”“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孙悟空”等等。这些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涵盖了岚县面塑常见的表现内容。随着人们思维视野的拓宽和现实需求的变化,岚县面塑作品除了保留传统的题材之外,年轻一代的艺人们还在面塑作品中增加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内容,给面塑作品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岚县八音会属晋北鼓吹,是流行于山西北部的传统吹打乐,有着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演奏形式多样,曲目独特、自成体系。其历史久远,无准确时间可考,大体成型于北魏年间。当时,从西域传入了锣、钹、唢呐等乐器,逐渐与本地民乐相融合,形成了民间八音与佛教音乐相互交融的鼓乐体系,俗称“岚县八音”,传统曲目百余首。流传至今,经常出现在城乡的红白喜事、古会、社火、开业庆典活动中,是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喜闻乐见的独特文化活动。2014年5月岚县八音会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岚县王东东演艺传媒“八音乐班”为考察团一行演奏了多首经典的传统曲目,穿街走巷的《过街板》,四时喜庆的《大得胜》,悲凉哀怨的《哭泣泣》,庄严肃穆的佛教音乐《西方赞》、《千声佛》,诙谐幽默的民歌小调《打金钱》,演奏精彩纷呈、惟妙惟肖。

      考察团一致认为,岚县面塑和八音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加大传承保护力度,在挖掘中保护、在传承中提升,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扩大非遗文化的社会影响,营造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才。同时要加大创新发展力度,在保留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不断融入创新元素,赋予非遗文化新的生命力。

      文/刘红红 李晓军 图/郝晓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