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主题教育】以学促干:传承非遗文化 开出艺术之花——吕梁学院中阳剪纸传承基地开展剪纸艺术教学活动
      2023-05-29 08:37 作者: 编辑:刘红红    (点击: )

      5月22日—26日,艺术系邀请吕梁市工艺美术大师、吕梁市非物质项目传承人刘晋林老师为艺术系的学生讲授中华传统剪纸技艺和非遗剪纸知识、展示剪纸工艺,让学生们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为学生讲解了剪纸艺术的起源、历史沿革、表现形式、艺术手法及创新应用,并展示了自己创作的部分剪纸作品,随后手把手教学生们剪纸的方法和技巧。在老师们的认真讲解示范下,大家拿着红色宣纸和剪刀,跟着老师折叠剪裁,全身心投入到剪纸艺术的乐趣中。一堂课下来,一张张红纸变成了灵动的剪纸作品,学生们自豪地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通过学习,学生们既掌握了剪纸技艺,又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首次接触剪纸,感受到了浓浓的民俗气韵,各种吉祥纹样都跃然纸上,鲜话地跳了出来,剪刀在指尖扭转,红色的宣纸上便有了形状、灵动的“抓髻娃娃”带着祥瑞诞生在了我的手中,使人倍儿有成就感。”美术学2101班乔瑜高兴的说到。“对于这周的剪纸课我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剪纸课上老师认真负责,让我们学抓髻娃娃,了解它的内在故事及寓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校园让我们亲身体验,知道了那些历史久远但对我来说又是第一次接触的文化遗产,慢慢的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美术学2102班米珍帆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有广阔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非遗人要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认识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感知传统之美、生活之美,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瑰宝,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活态的文化遗产,体现着民族智慧和精神,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具象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吕梁学院近年来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积极推进民间美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开发了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为特色的民间美术课程,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师徒方式给学生上课。设立了富有吕梁特色的艺术实践工作坊和非遗传习展示场所,让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举办活态展演。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积极参与美育实践活动,学习优秀民间艺术。建立大师工作室和开展第二课堂,建立相关社团,更大程度的惠及全校学生。2022年12月29日,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22 年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的通知》(晋教体函〔2022〕148 号),艺术系牵头申报的中阳剪纸、孝义皮影木偶戏传承基地成功入选,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新突破,为我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新平台。

      (文/图 中阳剪纸传承基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