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我校青年教师团队郝亚琼、薛佳瑜、李晓军、薛霞、任星宁、候健、吴晓磊受邀参演由吕梁广播电视台和吕梁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举办“吕梁之声2022新年歌会”,为时代放歌,为冬奥助力,以最美的歌声共迎2022元旦佳节。
3月12日,李晋东老师做客“艺术之旅”云讲坛解析《吕梁山大合唱》。深入阐述分析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结构风格及当下排演传唱的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
3月17日,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梁斌深入我系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在线教学、管理干部在岗履职相关工作,党委办公室主任卢太康、院长办公室主任王枝胜、校纪委副书记张子锋陪同调研。
3月20日,完成了吕梁学院校歌《望海潮》的创作任务,并提交学院艺术系组织试唱;之后对钢琴伴奏部分再度修改完善,以期进一步提升校歌的艺术性与精神气质的表达。
4月1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王朝刚教授受邀作了主题为《运用意念致动原理,促进音乐学习、教学与表演多维发展》的学术报告。
4月1日,艺术系师生欣赏了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向未来”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外国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与《钢琴必修课学生专场演奏会》两场线上音乐会。使音乐学专业师生大开眼界,对专业有了更好的理解。
4月5日,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贾国平召开了线上学术交流座谈会,探讨教师教学中需要急迫解决的具体问题与教师深度交流。
4月6日,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曹嘉琦老师在钢琴云课堂作了第一讲《聆听巴赫》学术报告。
4月13日,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曹嘉琦老师在钢琴云课堂作了第二讲《巴洛克舞曲》学术报告。
4月30日,艺术系2022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冯虎虎、周龙星举办“致青春 ”钢琴毕业音乐会。
5月10日,艺术系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在线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并开展讨论,大家深受裨益,收获颇丰,反响热烈。大家一致认为,要弘扬吕梁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实现时代转化,积极开展生动丰富的艺术实践,推动新时代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5月10日,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曹嘉琦老师在钢琴云课堂作了第三讲《新疆风格作品》学术报告。
5月13日,杨岩老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贺亚婵老师指导的创作创业训练项目获批立项省级大创项目,杨岩,柳铁平,赵东升,贺培培老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批立项校级大创项目。
5月17日,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曹嘉琦老师在钢琴云课堂作了第四讲《陕北风格作品》学术报告。
5月23日,艺术系举办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共18位教师参加。经过评委现场评分,刘红红、薛佳瑜、贺亚婵荣获一等奖,高晟、李晓军、王浩丽、杜璎荣获二等奖,辛建芳、薛霞、马晓维、赵晓燕、杜宇峰荣获三等奖。通过这次比赛,老师们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5月26日,我系绘画、艺术与科技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5月27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我系特聘教学名师贾国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读博士李忠浩在线参加艺术系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研讨会,音乐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5月27日,艺术系2022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张鑫、崔朝翔举办“为你而歌”毕业音乐会。
5月28日,艺术系2022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贾琦、屈语鑫举办“憶 啟”声乐毕业音乐会。
5月29日,在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贾国平教授的热切关怀、指导下,我系举办了“前沿–探索”博士后学术分享系列线上讲座,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黄茜作了《中国声乐多样性演唱表达的可能性》的学术报告。
5月31日,艺术系2022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胡茵、李梦云举办“茵为梦”声乐毕业音乐会。
6月1日,“如梦碛口”进行了2022年度成功首演,艺术系有6位同学参与演出,潘华董事长对我院学生的表现也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希望拓宽合作领域,艺术系领导看望了同学们。
6月6日,在吕梁学院 2022 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刘红红老师指导的学生获红旅赛道创意组校级金奖,武淑红老师指导的学生获红旅赛道创意组校级金奖,乔翻平老师指导的学生获主赛道创意组校级金奖,赵晓燕老师指导的学生获主赛道创意组校级银奖,刘红红老师指导的学生获红旅赛道公益组校级优秀奖,陈红帅老师指导的学生获主赛道创意组校级优秀奖,贺亚婵老师指导的学生获主赛道创意组校级优秀奖。
6月7日,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史一良作《多元审美与听觉体验——以《高僧传》中的转读、唱导为例》的学术报告。
6月9日,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陈音璇作《北宋音乐雅俗观再思考》的学术报告。
6月10日,艺术系2022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齐伟业举办“乐下独酌”独唱声乐毕业音乐会。
6月12日,艺术系线上举办杨浩老师陶艺课程教学成果展。
6月15日,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曹嘉琦老师在钢琴云课堂作了第五讲《云南元素作品》学术报告。
6月21日,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仲晨晨作《始于现实、思于审美、留于精神——陈培勋第二交响曲《清明祭》音乐分析及创作启示》的学术报告;
6月23日,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付莉作《中国室内歌剧人声创作的探索与思考——以五部中国室内歌剧作品为例》的学术报告。
8月18日,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认识乡村、了解乡村,用专业知识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7月25日至8月17日,吕梁学院联合山西省教育厅,在方山县积翠乡孔家庄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墙体彩绘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艺术系领导、老师和实践团队成员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8月20日,艺术系组织11位志愿者参加吕梁学院2022年“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智慧和爱心助力乡村乡村振兴新篇章。
8月30日,系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调研汇报会,党委书记殷杰、副书记刘自强、马向东出席会议。殷杰书记对艺术系今后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品位担当。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闳约讲堂(大学生人文艺术公开课)等,涵养人文,惠及更多学生,在提升学校精神气质和艺术品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做出艺术贡献。二是把方向、抓特色。充分发挥学术院长、教学名师的引领带动作用,注重学科谋划,瞄准独特发展方向,彰显人才培养特色。三是团队建设。艺术是最具创造力的东西,要引导教师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上有主攻方向,搞有组织的科研,形成团队战斗力,使教学、科研很好地支撑专业和学科发展。
9月4日,响应学校网格化管理要求,艺术系领导成国栋、闫翠青尽职尽责,严防死守;班主任及辅导员赵东升、梁虎、辛建芳、杨娇闻令而动,恪尽职守;三位行政助胡茵、褚浩然、魏卡蕾吃苦耐劳,毫无怨言。投入三天静态管理各项工作中。不折不扣完成了学校交给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在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9月5日至30日,403名2020级、2021级美术学、绘画专业和2021级艺术与科技专业学子,在14位各专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风景如画的校园内开展写生教学,大明湖畔、图书馆前、杨树林内、花田小径.....处处留下艺术学子采风与写生的身影,为校园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9月7日,吕梁学院2022年校、省级一流课程认定中,刘红红的线下课程《油画基础》拟报省、王凤平的线下课程《中国民间音乐》认定为校级建设、辛建芳的线下课程《音乐理论基础》认定为校级建设。
9月9日,中央音乐学院贾国平教授,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梁桂星,吕梁市青年晋剧院院长王承评,艺术系领导和音乐专业青年教师举行教师座谈会。
9月10日,在我国第 38个教师节之际,吕梁学院举办了“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为主题的教师节表彰大会,艺术系教师刘红红荣获十佳师德师风标兵,贺亚婵荣获十佳优秀青年教师标兵,马晓维荣获十佳科研标兵。
9月23日,由艺术系、吕梁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汉风遗韵、石载千秋”中国汉画像石拓片精品展在艺术系展厅隆重开幕。刚刚履新的薛晋文院长,深入艺术系调研指导,并参观了“汉风遗韵、石载千秋”中国汉画像石拓片精品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汉画像石拓片精品近130件,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地文化合作交流,提高师生人文审美素养,拓宽文化艺术学习视野和研究平台。
9月25日上午,艺术系在音乐厅召开2022年秋季学期音乐学、美术学专业集中教育实习动员会。分别就实习要求、实习计划、分配方案、实习任务、日常纪律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动员与讲话。
9月29日,我系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年教师示范教学暨迎新音乐会,展示了音乐学专业教师和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艺术表现能力。
10月13日下午,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雪航深入我系调研督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艺术系领导班子成员和党总支委员参加汇报会。张雪航对艺术系浓厚的事业发展氛围和党建特色工作表示赞赏,同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党总支要以党建为统领,理清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重点任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做好二十大前后安全稳定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二是班子成员要强化角色意识,以身作则,带头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统筹落实好加强自身党的建设和业务发展的关系。三是党员干部要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同时要强化立德树人成效,深入师生学习生活,细致入微守护好师生切身利益,关切回应合理诉求,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建设区域知名、省内一流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添砖加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0月13日,艺术系贺亚婵老师的《山西黄河流域民间纹样的数字化研究》(经费:1万元)、李慧芳老师的《吕梁红色音乐在“大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经费1万元)获批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立项。
11月4日,艺术系学生会、分团委、音乐舞蹈爱好者协会在田径场组织《风雨同舟、共克时艰、舞动青春、“艺”不容辞》广场舞和室外小型文艺活动,艺术系党总支书记成国栋到场讲话,并与同学们载歌载舞,以“艺”抗疫。
11月5日,艺术系音乐舞蹈爱好者协会走进校医院,举办“致敬身披战袍的白衣天使”抗疫慰问演出。
11月7日,艺术系刘红红老师的《晋绥边区木刻版画资料整理研究 》(项目编号:2022YY188,经费:1万元)获批2022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11月9日,艺术系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博士后,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齐庆媛举办《榆林悬空寺万佛洞明代壁画地藏十王地狱变相考察》线上学术讲座。
11月14日,艺术系2022年引进横向课题有张云奇的《中联合创设计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VI设计项目》(经费:5.003万元)、赵晓燕的《创意美术指导》(经费:3.5万元)、贺亚婵的《山西于成龙酒业有限公司包装设计项目》(经费:4.2万元),此项经费总计达到12.703万元。
11月18日,艺术系2022年考研训练营工作阶段总结回顾,共举办相关辅导和动员会5场次,极大的鼓舞了学生考研的士气。
11月20日,山西省教育厅通报了“梦从这里出发”山西省第七届高校毕业季优秀美术作品展获奖情况。我系共有30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优秀奖12项;杨岩、杜宇峰、赵晓燕老师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奖”。
11月22日,艺术系邀请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黄文智副教授举办《北魏帝王与佛教造像》线上学术讲座,对我系三类项目申报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2月6日,艺术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交流会。
12月8日,在2022年吕梁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中,刘红红的《油画基础》获校级一等奖并报送省里,贺亚婵的《形态构成》、王凤平的《中国民间音乐》获校级二等奖,刘涛的《中国美术史》获校级三等奖。2022 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中,刘红红的《油画基础》获省级三等奖。
12月12日,吕梁市科技局下达了2022年度吕梁市科技计划项目,艺术系贺培培的《碛口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SHFZ32,经费:4万)、赵晓燕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吕梁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和发展路径研究--以岚县面塑为例》(项目编号:2022SHFZ4、经费:3万)、薛霞的《新时代背景下科技与文化在科普实践中的融合--以吕梁市红色文化传承路径为例》(项目编号:2022SHFZ50、经费:2万)获批,此项经费总计达到9万元。
12月18日,薛佳瑜老师获得吕梁学院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
12月26日,刘红红的《晋绥边区木刻版画创作研究》(课题编号:22BF001,经费:0.4万)、薛佳瑜的《“互联网+文化”视域中的山西民歌创新与传播研究》(课题编号:22BD002,经费:0.4万)获批2022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
12月30日,我系申报的《中阳剪纸》、《孝义皮影木偶戏》获批2022年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2月31日,艺术系2022年度科研经费总额达到25.503万元。
整理:刘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