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晚19:30,历史珍宝《吕梁山大合唱》人文艺术公开课在吕梁学院道德讲堂举行,主讲嘉宾为吕梁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宏安老师。艺术系师生及广大音乐历史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本场公开课。


马可创作于1939年的《吕梁山大合唱》,由《吕梁山礼赞》《吕梁牧歌》《吕梁山下》《老百姓总动员》《吕梁情歌》《吕梁山的呼声》和《保卫吕梁山》七个乐章组成,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作品通过抒情性和战斗性的不同性格段落,及多种演唱形式穿插组合所形成的对比,描写了解放区人民美好的生活和英勇的战斗。当时冼星海同志认为他是极力趋向大众化、民族化的新形式。
张宏安老师的讲座从六个方面展开,在对《吕梁山大合唱》的作者、时代背景、创作过程及思想内容、结构风格娓娓道来之后,张老师重点强调了演唱宣传《吕梁山大合唱》对当下的意义和价值。张老师认为,整理排演有助于为艺术系教学科研引入源头活水,有助于提高吕梁学院校园文化品位档次,有助于拓展服务地方领域路径,有助于扩大吕梁学院学校影响。此外,马可先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创造性改造转化、对恩师冼星海一生的敬仰、追怀,也让在场师生无不啧啧称颂,在今天,追忆这些老一辈革命家、艺术家的伟大艺术成就、人格品性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本次公开课,缘起于艺术系星空合唱团将于12月14日举办的《吕梁山大合唱》预演暨2022新年音乐会,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组歌《吕梁山大合唱》,激发提振演出状态,保障演出质量,特邀张宏安老师主讲,为我们拾遗了那颗北国明朗的天空中曾出现的、散落在吕梁山麓的红色文化艺术珍宝。
文/董永强 图/李谷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