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9月10日,吕梁学院召开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艺术系王原平荣获十佳教学标兵,薛佳瑜荣获十佳师德师风标兵,贺培培荣获十佳科研标兵。
正如表彰大会颁奖词所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吕梁学院2021年度十佳教学标兵中,有荣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作品赏析单项奖一等奖的艺术系美术专业教师王原平老师......”“经师与人师并重,言教与身教共济。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师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在吕梁学院2021年度十佳师德师风标兵中,有满腔热情参与校内外公益演出努力唱响主旋律的艺术系声乐教师薛佳瑜老师......”“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教学和科研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既相互支撑联动,又相互促进与提升,在吕梁学院2021年度十佳科研标兵中,有坚持开展舞蹈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地方民间舞蹈挖掘整理的艺术系青年教师贺培培老师......”
为大力倡导热爱教育的情怀与坚守,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强化教书育人责任,筑牢师德师风之魂,争做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引路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艺术系积极响应“为教师亮灯”行动,利用电子屏播放第37个教师节主题、宣传标语和获奖喜讯。组织录制教师团队风采展示视频资料,激发青年教师热爱艺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团队协作的情怀和斗志。协调校企合作单位“如梦碛口”实景剧运营方在教师节期间为艺术系教师及其家属提供免费观演门票,让老师们尊享社会的优待、事业发展的红利。特别是邀请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陶冶老师出席艺术系2021级新生见面会,隆重介绍陶冶老师和曹佳琦老师秉承“央音人”的传统、“央音人”的情怀,扎根基层,通过艺术的力量播撒新时代思想火种、播撒爱心、播撒希望的优秀事迹,并敬献鲜花以表达对二位老师的诚挚感谢,对中央音乐学院的崇高敬意!
现将王原平、薛佳瑜、贺培培三位老师的先进事迹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王原平,男,1962年12月生,山西省柳林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大学本科。山西省美协油画艺委会理事、吕梁画院副院长。本人自2000年调入我校至今一直从事高等美术专业教学工作,承担素描基础、色彩基础、油画肖像、油画风景写生,毕业创作、美术欣赏和毕业论文等课程。在教学之余,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大型美术展览并获奖。有两篇论文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美术高峰论坛,深受业界好评。
个人美术作品参展及获奖情况:
2008年9月油画作品《暖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0年6月油画作品《厚土》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展出。
2012年12月油画作品《秋》入选山西省第九届油画写生展荣获三等奖。
2013年11月油画作品《建设者》入选美丽山西《第六届山西省油画作品展》荣获二等奖。
2015年7月油画作品《铁壁吕梁》入选山西省纪念抗战70周年美展。
2018年12月油画作品《乡间日记》入选“新时代、新柳林”山西省美术名家油画作品展中等获一等奖;
2019年12月油画作品《黄河的回声之一》入选山西省第十七届美展;
近几年论文入选情况:
2018年9月论文“吕梁汉画像石所蕴含的儒家文化观对当代艺术创作的意义”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活动,被评为优秀论文
2019年10月论文“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油画的发展思想及意义”,入选中美协主办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杨州”论坛活动。
参加省级教师技能比赛和辅导学生美术作品获奖情况:
2021年5月我参加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荣获“作品赏析奖”一等奖;
2020年7月,我辅导的毕业生刘建成的毕业创作获“山西省第五届高校毕业季优秀作品展”二等奖;
2021年7月我辅导的毕业生郑玉的毕业创作《最美的印记》荣获“山西省第六届高校毕业季优秀作品展”一等奖。

薛佳瑜,女,1984年生,中共党员,音乐学硕士,2012年入职吕梁学院艺术系,声乐专业讲师。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剧协会会员、吕梁市合唱协会会员、吕梁市演出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200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获音乐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获音乐学硕士学位。2014年--2018年担任音乐学本科1、2班的班主任工作,2018年获“吕梁学院模范教师”称号,在省级刊物中发表数篇声乐教学方面的论文。
近五年来参加的校内外公益性活动:
2021.8.21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五十期“艺术之旅”云讲坛,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进行现场展示,演唱歌曲《沂蒙山,永远的爹娘》和《我的祖国》。
2021.8.1 在吕梁学院音乐厅举办的“山西省雏菊奖”青少年艺术大赛,作为比赛志愿者,积极配合协助组委会组织比赛相关工作,为比赛圆满完成贡献力量。
2021.7.28 参加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文艺演出,演唱抗洪救灾歌曲《生死不离》,歌颂军民鱼水情,人民解放军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
2021.7.1 参加离石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演唱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响红色主旋律,歌颂党的光辉奋斗历程。
2021.6.29 代表吕梁学院扶贫点峪口镇参加方山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唱展演,担任合唱领唱,唱响《爱我中华》,歌颂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大团结,建设美丽中国。
2021.6.18 参加吕梁学院2021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为即将踏上新生活的吕院学子送上歌曲《锦绣前程》,祝愿他们前程似锦。
2021.5 作为作曲者与原吕梁市歌舞剧院院长白林牛老师合作创作并演唱了歌曲《百年芳华青春常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入围“鲜红的旗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西省原创歌曲征集优秀作品。
2020.12 在吕梁学院音乐厅举办“薛佳瑜师生音乐会”,带领学生通过独唱、分声部小合唱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听觉盛宴,也为学生创造舞台历练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们的舞台表现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2020.10 在吕梁学院第二届艺术节暨艺术系迎新生系列活动2020年教师示范音乐会中,压轴演唱《秋水长天》。
2020.10.14 参加吕梁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为吕院的新学子献唱。
2020.9.25 参加“我爱你中国”山西大学、吕梁学院艺术交流音乐会,演唱山西民歌《想亲亲》,并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的几位青年歌唱家共同唱响主旋律《我爱你中国》。
2020.7.1 在吕梁学院报告厅演唱《阳光路上》,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献礼。
2020.5.28 为吕梁学院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献唱。
2019.9.30 参加吕梁学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演唱原创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咱吕梁》。
2019.9.28 参加离石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演唱《春天的故事》。
2019.6 参加吕梁学院艺术系毕业晚会,欢送吕院毕业的莘莘学子,祝愿他们前程似锦。
2019.5.29 参与了吕梁学院“我和我的祖国”MV宣传片拍摄录制。
2019.1 参加民进山西省委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高雅艺术进校园文艺晚会,代表吕院艺术系与省内知名的歌唱家们同台献唱。
2018.11 参加吕梁学院艺术系教师示范音乐会,演唱歌曲《黄河里划桨》
2017.11 参加吕梁学院艺术系教师示范音乐会,演唱歌曲山西民歌《梦梦》,充分展示民歌的艺术魅力。
2017.6 作为优秀毕业生参加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任晋燕老师师生音乐会。
2016.12 作为优秀毕业生参加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韩敏虎教授师生音乐会。
2016.9 参加吕梁慈善总会主办的“牵手慈善 与爱同行”的慈善募捐活动,为募捐现场演唱歌曲《爱在天地间》。
近五年来获得的荣誉:
2021.6.30 参加“鲜红的旗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西省原创歌曲征集,本人作曲并演唱的原创歌曲《百年芳华 青春常在》评为入围作品。
2021.6 学生郝莹莹参加2021爱乐华声国际音乐盛典获成都赛区二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21.1 在桃李杯搜星中国青少年艺术人才选拔活动中获得山西选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20.6 参加“吕梁学院第五届教师教学竞赛”获人文社科组优秀奖
2019.9 获“吕梁学院第三届五好文明家庭”
2018.9 获“吕梁学院模范教师”称号
2017.10 带领学生们赴孝义参加山西省校园艺术大赛获奖,本人获得“教师组一等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7.5 参加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山西赛区一等奖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
2020.10 出版首张个人原创歌曲辑,专辑共收录13首歌曲,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涵盖了古风歌曲、新疆民歌、藏族歌曲、吕梁民歌、花腔歌曲等多种元素,充分展示全面的歌唱能力。
2019年 在《黄河之声》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试析声乐教学中演唱的情感表达》。
2019年 在《戏剧之家》2019年第35期总第335期发表文章《谈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019年 作为第二作者出版著作《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实践》。
2019年 获得“音乐播放音质在线优化控制系统软件V1.0”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019.8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器”。

贺培培,女,1988年10月生,山西省吕梁市人,中共党员,吕梁学院艺术系青年教师,讲师,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主要教授课程:舞蹈(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作品赏析。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舞蹈编创。结合自己本科舞蹈编导专业以及工作后教学总结2017年在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专著《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教学过程中本人编创舞蹈作品《鹤》心得,撰写文章《保留传统美学在舞蹈创作中的意义》,文章被AHCI收录发表。2018年在艺术教育期刊发表文章《民族民间舞蹈素材的采集对舞蹈作品创编的重要意义》、《太谷民间舞蹈"绞活龙"探析》;2018年戏剧之家期刊发表文章《万古"鲤鱼灯舞"的艺术魅力》;2019年北方音乐期刊发表文章《河边社火的田野调查》;2019年申报省级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汾阳地秩歌进入高校课堂研究;
公共通识课《作品赏析》,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大学生美誉鉴赏能力,主要欣赏中国的音乐剧、舞剧、戏剧、话剧等作品。2021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更好地做到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教学中以欣赏红色主题作品为主,其中话剧《林则徐》对我感触很深,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重要启示,作品《林则徐》整体舞台构建以及灯光、服饰、舞蹈的应用形成了诗意的审美视觉,舞蹈家黄豆豆老师在剧中编创的舞蹈对人物的诠释,更是表现的淋漓精致。2021年7月在中国戏剧期刊话剧《林则徐》诗意的表演传达理性的思考,通过文章致敬民族英雄,献礼建党100周年。
2017年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民族舞蹈训练装置》;2019年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舞蹈教学的压腿装置》、《一种用于舞蹈教学的韧带训练装置》。
2019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学习一年,师从茅慧导师,学习期间撰写文章《汾阳地秧歌》,深入的挖掘整理了汾阳地秧歌的脉络以及现状。
文/成国栋